不妥協的品牌精神:打造獨特且持久的市場定位

品牌的本質與價值

許多人誤以為只要在產品上貼上Logo,就是打造品牌,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。這種做法,可以稱之為「代工牌」。細數市面上的大品牌,例如無印良品、IKEA、Uniqlo、Dyson、Apple、Gogoro等,他們的產品即使沒有Logo,消費者依然能認出來。品牌在某方面來說是一種有強烈印象的精神信仰,最好的檢驗方式就是產品不出現Logo,消費者還知道品牌的身份。很多消費者非常討厭那些不知名的品牌把Logo印得過大、過花,這樣只會顯得廉價,完全是一種扣分行為。

迷人的品牌故事

優秀的品牌大多有一個關鍵的「劇本」流傳。如果漫威電影只拍最後5分鐘,告訴觀眾結局好人贏了,把中間的苦難與轉折全部剪掉,大家會喜歡嗎?(這也是為什麼人們討厭劇透,因為想要享受整個過程)。品牌也是如此,無論是不是大眾都知道的歷史故事,早期用戶多少會知道一些,並且能與自己產生連結。像賈伯斯被開除後強勢回歸,Dyson失敗數千次才成功開發,英文老師馬雲與放棄高薪的台灣人蔡崇信,柳井正的小店一勝九敗等等,這些都是品牌獨一無二的信仰關鍵點。即使早期只有少數消費者知道,也會被推廣出去。但如果故事是捏造出來的口號,不會有感情也容易被戳破,例如公司強調「科技」「品質」「技術」「環保」等等,這種口號是行不通的。

有立場的經營小眾

許多品牌失敗的最大原因在於試圖迎合所有人的期望,結果缺乏個性與立場。經營小眾不代表營收不會成長,也不代表小眾不會逐漸壯大。經營小眾可以更專注地做事,成為市場中的一股強勢力量。品牌最怕的就是想取悅所有人,全世界每個人喜好不同,想要讓大家都喜歡,結果什麼都不是。舉例來說,有些品牌只做與創始人「相同喜好」的用戶與同溫層,簡單設計感,支持同婚立場。雖然這樣會失去部分消費者,但這些消費者與品牌的理念不同,也不是目標用戶。相反,原本的消費者會更強烈地被理想吸引,找到同溫層更能驅動信仰。

無時無刻在拒絕

如果品牌心中想著「要擴大」,那品牌地位失敗的機率頗高。成功品牌在成長關鍵期,拒絕的機會比接受的還多。例如經營一個重視簡單設計的品牌,有個通路想下好幾千萬的訂單,條件是包裝要改成符合他們多彩接地氣的風格,接受還是拒絕?經營品牌如果有理想,這絕對是內心的掙扎。如果接受了一次就會有第二次,慢慢的什麼都可以接受,最終變成了通路代工牌,消費者沒有了信仰,毛利也會急速降低,贏了短期利益卻輸了長遠未來。相對地,因為拒絕反而會吸引理念相同的通路與消費群,品牌的影響力才會出來。論要說什麼是品牌,拒絕誘惑也是最重要的關鍵。

不要怕有人討厭

如果品牌沒有立場,沒有敵人,沒有討厭的人,這代表沒有影響到別人的市場,被遺忘的速度如同MIB的消除記憶棒一樣快。通常品牌若改變市場消費習慣,對其他原有品牌或消費群有威脅性,一定會有人討厭。例如,公司創業初期,沒有太多時間與資金開發自己的產品,所以部分產品都先改成白色,累積相同用戶,再一步一步開發新品。這樣做,一方面是創始人的喜好,另一方面很多消費者也很滿意。果不其然,出現了「只是做成白色的沒什麼了不起」「無聊簡約的行銷公司」「文青市場同溫層」「抄近路裝睡的人叫不醒」等評論。後來營收與忠誠用戶數皆連年成長,證明了忠於自己是可行的,有人討厭是正常的。想想罵Apple貴又沒創新,罵Dyson貴又醜的人很多,但同類型產品到處可見他們的影子,市場對他們真的是又愛又恨。

老闆=品牌=消費者

這是身為老闆最重要的事。如果老闆做自己都不懂或不能理解的產品,單純看市場多大就投入,那品牌失敗機率非常高。很多老闆都說要做年輕市場,但處處干涉年輕想法,「我要加個圖案,Logo大一點,這個太簡單沒特色,顏色多一點,出馬卡龍系列吧」,行銷花太多錢,這個通路很大趕快先進去,開模風險高貼牌就好。年輕員工心裡卻都是「這樣我一點都不喜歡也不想買」。老闆的喜好與個性幾乎決定了品牌未來的一切。如果老闆不是消費者不是同溫層還干涉,只是賺錢導向沒有信仰與熱情,這對消費市場端的品牌來說從產品到行銷都是一場災難。

結語

品牌要堅持的事情比想像中的還要多還要困難,每個人經歷與故事都不同,這裡的觀點不一定是對的,但所犯過的錯誤或許有參考價值,順便提醒自己。以後有人想要做品牌來請教,建議先閱讀這篇文章,以免講到疲倦還沒有共識。